有人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这句话,在2020年初得到了充分印证。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让全国人民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之中,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此时的中国,有人在前线筑起一道围墙,有人在后方严防死守,基层抗疫青年志愿者就是这样一群人。有人说他们是抗“疫”战争中最平凡的逆行者,他们以青春的名义奋战“疫”线,用行动描绘出最美的青春。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家乡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除夕夜在家家户户团圆时刻,周口市西华县清河驿乡后张楼村委会向广大志愿者发起号召共同抵御疫情,迅速组建起一支防控疫情突击队,我校建筑工程学院16级土木工程专业学子刘海深就是其中的一员。
“大伯,请配合量一下体温。”“奶奶,您一定要把口罩戴好呀。”一天的工作在一声声的提醒中拉开了序幕,对进出村庄的每一位人员测量体温对来往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对返乡人员严格排查登记......这些看似很轻松的事情,刘海深却一刻也不敢放松,一句话重复上百次,一个动作反复练习直到夜深露重。临近凌晨才敢返回家中吃口热饭。前不久意外去世的球星科比是刘海深的偶像,科比生前曾在采访中反问记者,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刘海深没有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是在做抗疫志愿者的这些天里,他却经常可以看到凌晨四点的家乡,寒冷的值班帐篷里,他不敢有任何一丝懈怠,除了常规的值班登记,还要外出巡查,深夜的村庄最直接的感受只有两个字,寒冷!特别是后半夜,北风飕飕的吹,寒气深入脊髓,尽管如此,刘海深的脑海里依然只有两个字:挺住。他说,望着天空一点一点的亮起来,就会坚信,明天会更美好。
即便工作如此辛苦,刘海深没有过一句怨言,他清楚,现在是防疫阻击战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严防死守,将病毒隔离在村庄外,决不能有一丝懈怠。”面对疫情,没有人是旁观者,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尽早打赢这场防疫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让他真正意识到“青年志愿者”一词的真正含义与担当:是无私奉献,是迎难而上,是纵然千钧压顶,却依然勇敢向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7年前,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是被保护的孩子;17年后,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力量,全力去保护这个世界。”2020年新春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加入战“疫”队伍,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出勇敢、独立、担当的青春形象。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党员18级土木专升本1班班长刘洋就是其中的一员。
河南省项城市千佛阁办事处一线疫情安平社区防控检测点内,刘洋正忙碌着,入户登记、对附近居住人员进行摸排检查、发放疫情宣传单页、张贴防疫宣传标语等,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大爷,疫情形势严峻,无特殊情况,不要外出,咱也要响应政府号召,做好防护!”“大妈,出门一定要带好口罩啊!”“生面孔不能随便进入……”为进出社区站好岗仅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入户排查工作对于刘洋来说才是才是最紧张的。外来返乡人员摸排工作任务繁重,为了准确摸清情况,必须挨家挨户指导摸排统计工作,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由于社区内志愿工作人员较少,摸排工作任务艰巨。防疫安全部署会上,下达了社区摸排任务。刘洋是第一个站了出来主动请愿,“我年轻,能跑,不怕累”。每次入户前的工作部署会,刘洋总是冲在最前,从不喊一句苦,不说一次累。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现在的刘洋已经完全可以用专业、从容的态度稳定居民情绪:“没事,体温一切正常,不用担心。”“这是我电话,有什么需要直接给我打电话就行,我随时都在!”简短的话语,却让人无比安心。每天近10个小时的工作,刘洋终于完成了摸排任务。9天他已经累计走访一百多户人家,每天上万步的他成为了步行排行榜中的“异类”。
刘洋说:“2003年非典时期,我8岁,是一名少先队员,那时候我可能并不太懂得非典的可怕,可我却记得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今年我25岁,是一名中共党员,肩上有责任,为抗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是我应该做,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曾经的2003年非典时期,整个中国在守护“90后”,这群“90后”用17年打磨掉懒惰、稚气、无知,证明了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此刻,他们正学着前辈的样子,用他们的风华正茂,守护祖国的岁月静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国之领导者,在参战,筑起了精神防线。国之脊梁者,在参战,筑起了科学防线。国之冲锋者,在参战,筑起了攻坚防线。国之守卫者,在参战,筑起了身边防线。我们坚信,樱花将灿,雾尽风暖!
(来源:党委宣传部 建筑工程学院 )